Thursday, October 9, 2025

 

成长,是悄然发生的。她已经悄悄长大,不再是那个需要呵护的小女孩。。。。


女儿在音乐学校的表演会上演唱 了《可我只是海》。她身着一袭深色长裙,与钢琴老师彼此背对背坐在舞台中央。伴奏响起,琴声轻柔地流淌开来,温柔地托起整首歌的情绪。

起初,她的歌声略显低沉,音量偏低,听来不十分清晰,隐约透出她在台上的那份紧张。但那低语般的吟唱,却像是在轻轻诉说心事。直到副歌部分,声音渐渐明朗,情绪也随之释放,略带伤感与无奈,恰好呼应了歌曲中的情感氛围。

那是我第一次听女儿唱《可我只是海》,也是我第一次与这首歌邂逅。我静静坐在台下,看着她在钢琴伴奏下缓缓唱完整首曲子。心中不知不觉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。那一刻,她唱得好不好,早已不在我的思绪之中。我感觉自己被许多说不清的情绪淹没了。

前,她对这次演出似乎并不十分在意,参与的意愿也不很积极。 直到演出当天,她仍带着些许情绪,反复说着自己没有准备好,担心唱不好,甚至萌生了退缩的念头。

可当那一刻来临, 她站上舞台,声音里还带着些许颤抖,甚至偶尔有些走调,但她却那样自然地沉浸在歌词的意境中。我听见她唱出孤独与无奈中的轻叹,直到最后那种释然的接纳。

那一刻,我看到的不只是表演,更是一段在聚光灯下悄然绽放的成长。

而让我久久恍惚的,是记忆和现实交织的那一刻。那个曾经像树袋熊一样挂在我身上,死活不肯去幼儿园的小女孩, 与此刻舞台上独自唱着她还不太懂的孤独与无奈的少女,彷佛是两个人。

我似乎还停留在她围着我转的那些时光里。台上那个深情演唱的女孩, 和记忆中那个小小的“跟屁虫“,一时之间竟让我难以把她们联系起来。直到这一瞬,我才恍然惊觉,她早已在我不经意间悄然长大,有了自己的世界与步调。而我,却后知后觉。

或许我并非没有察觉,只是潜意识里不愿意接受成长带来的那份疏离。我还想攥紧时间,停留在那些她全心依赖我的日子里。其实她早已按自己的节奏前行, 而我却还停在原地。那一刻,我心里泛起一丝失落。不禁想问,是不是每一位妈妈都曾有过这样的心情,尤其当我只有这一个孩子的时候。

孩子曾是妈妈整个世界的中心,而妈妈终究只是孩子世界的一部分。随着她渐渐长大,她的世界越来越宽广,装得下未来,梦想与无数绚烂的可能。当下,她不再只是那个依赖我的小女孩,而是一个懂得表达情感的少女了。

这场演出起,我愿学着放下眷恋,重新认识那个有思想、懂得表达、内心有力量的她。我该以更从容、更欣赏的姿态,去迎接她的成长。也在她的成长中,完成我自己的修行

她曾对我说, 希望有机会独立决定一些事,亲手完成一些任务,不再需要妈妈事事参与。可我总放心不下,担心她年纪尚小,心智未成熟,还做不出恰当的判断; 更害怕她在广阔的世界里试飞时,稍不留神就偏离方向。我这些放不下的顾虑,是不是已经越过了必要的界限,成了无意间的不必要干预?我猛然意识到,我是不是也成了那所谓的“直升机妈妈“,总在孩子头顶盘旋,事事插手,过度保护了呢?

是啊,女儿真的长大了。是时候松开那双总是下意识伸出的手,不再牵引她,而是让她自己去选择、去探索, 按自己的步调,走向属于她的路。而我真正要做的,是退后一步,在她身后安静却坚定地守护着。在她需要时给予支持与鼓励,在她跌倒时轻轻扶一把,成为她永远可以依靠的安全港湾。这就像她小时候蹒跚学步时, 我松开手,在一旁目送她自己迈出每一步。那时的我相信她终将稳稳行走;如今我也该相信,她一定会在自己的人生里走得平稳而坚定,最终绽放出独属于她的光芒。

是啊, 这正是我心里想的。 然而,知道该怎么做和真正做到之间,终究还隔着一段需要练习的距离。我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做些心理准备,毕竟我早已习惯了守在她身后,为她遮风挡雨。

信心从来不是靠思考建立的,而是在每一次的尝试和行动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。请给我一些时间吧,我正在学习,相信自己一定能把这件事做好。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  成长,是悄然发生的。她已经悄悄长大,不再是那个需要呵护的小女孩。。。。 女儿在音乐学校的表演会上演唱 了《可我只是海》。她身着一袭深色长裙,与钢琴老师彼此背对背坐在舞台中央。伴奏响起,琴声轻柔地流淌开来,温柔地托起整首歌的情绪。 起初,她的歌声略显低沉,音量偏低,听来不...